偶里千户苗寨

2012年9 月17日 / 其他转载 / 没有评论 / 944次

偶里苗寨位于锦屏县境中部,距县城15.5公里。偶里苗寨由寨欧、寨先、寨霞和皆阳4村组成,集中于偶里大坝及周围,统称“偶里”。偶里苗寨现有31个村民小组,计1480多户,6600多人,面积41平方公里。偶里苗寨为黔东南州户数和人口最多的苗寨,在民国时期就有“千户苗寨”之称。此外,雷山县的西江苗寨有村民1200多户,6000多人;锦屏县的亮司苗寨有村民950多户,4190多人。这两寨也是紧跟其后的黔东南“千户苗寨”。
偶里古时称“藕洞”,是因大坝几十亩水塘繁生野藕而得名。南宋嘉定三年(公元1210年)始有人居住。最初是侗族人先来此拓荒,在偶里大坝的寨欧和寨先一带筑寨。建有鼓楼、风雨桥、宗祠、凉亭、鱼塘、斗牛塘和石板路等村寨公共设施。后来苗族人不断从外面迁入偶里,而侗族人因故从偶里搬迁到附近的赛村和格溪等地居住。如今,偶里苗寨仍然保留有风雨桥、宗祠、凉亭等公共设施和鼓楼遗址以及侗语命名的村名、地名等等。“千户苗寨”有许多侗族的文化现象,这种情况近年来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在800年的偶里村寨发展史中,值得一提的是如下几件事。一是石板路。从明清时期到民国时代,偶里人不断利用当地质量上乘的青石资源修筑通村道路,凡偶里通往附近村寨的山路都铺上了石板。现在,走进偶里,仍然能够看到长长的石板路,成为旅游者欣赏的一大景观。二是穿汉服。偶里苗寨现今居住的是苗族人,可是,他们的穿着打扮早在清代就已经汉化。原来,在清朝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清廷强令少数民族“衣帽仿汉”,政令通达偶里。当时锦屏娄江德高望重的苗族乡贤杨学沛召集偶里及附近一带苗寨头人商议,为了少被歧视,决定响应朝廷,废除民族服饰,改穿汉服。从那时起,偶里就改变了着装。虽然易了服,但是,说苗话却一直到今天都没有改变。其他的传统文化也保持得比较好。三是红军树。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12月),红军长征经过偶里,但是,没有进寨扰民,而在村头一棵巨樟下露宿。红军过后,偶里人将此树称为“红军树”。1976年秋,北京修建毛主席纪念堂,中央向全国征集建材,偶里人将红军树砍伐敬献。红军树运到北京,被中央作为革命文物送往中国军事博物馆保存。巨樟砍伐后,偶里人在原址立有“红军树纪念碑”,并在周围造了一片红军树纪念林。
(文章来自《凯里学院学报》,作者:傅安辉教授)